抚吴和申元渚先生喜雨韵

三旬雩祷叹明河,忧国烦君借箸多。

野叟桔槔逢叆叇,武人鼓吹值滂沱。

已知甘雨随仙梵,更遣清风入雅歌。

循省素飧何所裨,惭闻闾巷说恩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诗人张国维在吴地任职时,与申元渚先生共同庆祝喜雨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

首联“三旬雩祷叹明河,忧国烦君借箸多”,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通过长时间的祈雨仪式表达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国家治理上的困扰,需要借助智者的策略来解决。

颔联“野叟桔槔逢叆叇,武人鼓吹值滂沱”,生动描绘了喜雨降临的景象。野老们利用桔槔汲水,欣喜于雨水的滋润;而军人们则在雨中吹奏乐曲,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对雨水的不同反应,同时也体现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和军事活动的重要性。

颈联“已知甘雨随仙梵,更遣清风入雅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赞美。甘雨不仅满足了农田的需求,还伴随着仙梵之音,清风拂面,使得雅歌更加悠扬。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宗教、艺术相融合,展现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尾联“循省素飧何所裨,惭闻闾巷说恩波”,诗人反思自己作为官员,通过日常的简朴饮食,能为民众带来多少实际的帮助。同时,他感到惭愧,因为听到民间传颂的恩泽,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能还不够。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己职责的深刻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喜雨这一自然现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79)

张国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 字:九一
  • 号:玉笥
  • 籍贯:浙江东阳
  • 生卒年:1595—1646

相关古诗词

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其一)

生平怕读宋残书,竞指真儒作伪儒。

一自先生崇俎豆,至今道脉盛姑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其二)

看来棹楔穆陵书,已识庚桑献大儒。

忠孝永垂臣子鹄,景行时觉震苏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来鹤楼次王端公韵(其一)

神郁空传汉史中,何如翔鹤表綦隆。

羹墙日日思芳躅,彷佛缑山唳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来鹤楼次王端公韵(其二)

十九年惟填此中,官几为氏岘碑隆。

自惭七载成何许,祗向高楼企德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