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来志士愿不辱,少在朝廷多在山。
寄食生涯无定止,此心长到白云间。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有志之士的高尚情操,他们追求名誉不受玷污,年轻时虽渴望入仕,但往往更多时间是在山林中度过。他们的生活漂泊不定,寄食他处,然而内心却始终保持着高洁的情怀,向往着那不受尘世纷扰的白云深处。诗人黄庭坚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帘幕阴阴不见人,日斜窗影弄游尘。
风和睡起鸟声乐,天地无私花柳春。
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冥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
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