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廷模所作的《悼琴童》。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琴童在主人家十载之久的生活,以及主人对他的深情厚谊。诗人在描述琴童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流露出对琴童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衣食从吾十载馀”,点明了琴童为诗人服务的时间之长,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接下来,“晨昏供役念勤渠”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琴童每日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地为诗人服务的情景,体现了琴童的勤劳与忠诚。
“囊诗惯识桥头路,煮茗长依竹外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琴童熟悉环境、尽职尽责的形象。他不仅熟知去往桥头的道路,还习惯于在竹林之外的厨房煮茶,这些细节都表现了琴童对主人生活起居的细心照料。
“解事更谁差可意,鬻丁缘尔重增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琴童的感激之情。他认为在理解主人心意方面,无人能及琴童;而琴童的离去,使得自己倍感失落,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
最后,“客舟重过清湖上,愁诵柴桑遣力书”两句,以诗人再次经过清湖时的场景,寄托了对琴童的深深怀念。他愁绪满怀,吟诵着陶渊明的诗句,试图以此来排遣心中的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琴童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失去亲朋好友后的哀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