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渭川千亩影萧萧,苦旱年来叶半凋。
见画忽然兴远思,行人应在灞陵桥。
此诗描绘了一幅渭河岸边千亩竹林的萧瑟景象,在久旱之后,竹叶半凋,一片凄凉。诗人通过一幅画作,瞬间激发起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想象中,行人在那著名的灞陵桥上,或许正踏着秋风,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前行。整首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想象的转换,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情感氛围。通过“渭川千亩影萧萧”这一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悲凉的自然景观之中,随后“苦旱年来叶半凋”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的特点,也暗示了某种内在的哀愁与无奈。最后,“见画忽然兴远思,行人应在灞陵桥”两句,将画面与想象结合,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与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大田尘起桔槔鸣,望雨不来无限情。
借问金陵贵公子,此声何似搊秦筝。
水阁风多酒思凉,仙郎一曲和沧浪。
祗今正是贤劳日,莫为鲈鱼恋故乡。
莺花长笑主人贫,尽日何曾酒入唇。
珍贶忽来勾饮兴,野亭还有一分春。
浪楫风帆不系舟,日斜横笛起中流。
山青云白江蓠绿,群雁忽鸣声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