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其三)

觅路遗黎返,遥闻赐复恩。

枌榆迷旧径,井灶出颓垣。

雁集嗟无室,乌啼不见村。

饥肠饱新谷,耕者几人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清代沈丙莹的诗《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其三)》描绘了战乱后人们艰难求生的情景。首句“觅路遗黎返”,表达了难民们在战乱后寻找回家之路的艰辛,"遗黎"指流离失所的百姓。接着,“遥闻赐复恩”暗示了朝廷的恩惠或许从远方传来,给人们带来一丝希望。

诗中“枌榆迷旧径,井灶出颓垣”描绘了破败的景象,昔日的田园小径已被杂草丛生的枌榆遮蔽,只有废墟中的井灶依稀可见,显示出村庄的荒凉。"雁集嗟无室,乌啼不见村"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气氛,大雁找不到栖息之所,乌鸦哀鸣,村庄已空无人烟。

最后两句“饥肠饱新谷,耕者几人存”直击主题,虽然新谷丰收,但饥饿的人们却寥寥无几,反映出战乱后的社会凋敝,耕田的人们生死未卜,生存状况堪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后农村的荒凉与民生疾苦,寓含着对和平与复苏的深深期盼。

收录诗词(18)

沈丙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泥差次见比户皆食蒿喟然作采蒿行寄戴商山观察

哀鸣满四墅,四野无稻粱。

可怜声嗷嗷,日夜鸣饥肠。

长欃无处觅黄独,中野惟蒿带烟绿。

口实乃与角龙争,性命但凭寸茎续。

鹑衣村妇蓬鬓鬖,后者五五前三三。

终朝采蒿蒿满篮,携篮归来红日酣。

释之蒸之如荠甘,土锉一饱偕夫男。

夫男一饱力可用,踯躅水田秧插种。

青青田中秧,籽粒借官仓。

所祝刈获丰,官仓得填偿。

囊有余粟充资粮,蒿兮蒿兮谁尔尝。

苦忆年年谷未熟,打稻交官犹未足。

形式: 古风

九里箐

七里雾,莽喷㳬。九里箐,森葱茜。

雾多日出消,箐深日不见。

左右峭壁立,仰窥天一线。

密树纷排连,丛竹亘千万。

时疑薜荔中,山鬼白日现。

我行腊已残,冻冱集飞霰。

玉树交枝柯,银海为之眩。

形式: 古风

奢香驿

秦开五尺道,牂牁汉内属。

唐蒙斩令头,星邮远相续。

爨瓒一窃据,千载沦蛮服。

明祖纡远略,鞭箠森都督。

奢香诉君门,九驿为君筑。

遂令龙场路,使节通巴蜀。

缅想经营初,锦袍亲督促。

一曲西溪水,曾照人如玉。

宣慰绪勿延,明社嗟已屋。

惟兹旧驿亭,香名永芬馥。

奢香树边功,良玉拥戎纛。

天生奇女子,争辉二申录。

形式: 古风

内庄吊王中丞三善

重围亲解贵阳城,手剪蛮奴十万兵。

虎子不擒空入穴,豹皮虽死尚留名。

降人轻信悲文伟,烈士无援恨进明。

一卷黔书论成败,平反苛论仗邹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