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亭晚望

晴新山色黛,风纵芦花白。

尽日依栏干,寒宵低细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赏心亭晚望时所见的自然美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感。

首句“晴新山色黛”,描绘了晴朗天气下,新山呈现出如同女子黛眉般的青翠色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色之美。接着,“风纵芦花白”一句,通过风吹芦花飘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轻盈、纯净的氛围,芦花的白色在风中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轻柔笔触。

“尽日依栏干”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悠然自得的情境之中,诗人或游人倚靠在亭子的栏杆上,从日出到日落,静静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享受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这种长时间的停留,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更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沉浸与珍惜。

最后一句“寒宵低细月”,将视角转向夜晚,寒凉的夜空中,一轮细小的月亮缓缓升起,低垂于天际。这不仅是对月色的描绘,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或思念之情,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赏心亭晚望时的自然景观,通过色彩、动态和时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情感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三)

赠我白毫笔,报以木兰酒。

我书将示谁,汝笔称我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甘露寺悼古

色改重重构,春归户户岚。

槎浮龙委骨,画失兽遗耽。

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

柏梁终厌胜,会副越人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题麟凤碑

非篆非科璞已彫,形容振振与萧萧。

曾因忠厚方周德,坐想吁谟览舜韶。

汉德已衰还应孽,鲁邦既弱不为妖。

虚斋自是惊人玩,不胜雄狐逐怒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题南昌县君临偃竹

偃蹇宜如季,挥毫已逼翁。

卫书无曲妙,琰慧有遗工。

乍睹虬如物,初披飒有风。

顾藏维谨钥,化去或难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