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偷春词(其二)》由明代诗人韩殷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莲炬映照下画堂内别样风情的画面。
首句“莲炬重芳人海”,以“莲炬”喻指灯火,仿佛莲花般散发出的光芒,照亮了人群,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重芳”二字则暗示着香气浓郁,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感官体验。这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灯火辉煌、香气四溢的场景之中。
接下来的“画堂好是风光”,进一步点明了地点——画堂,一个装饰华丽、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这里的“风光”不仅指景致美好,更蕴含着一种生活的品质和情调。通过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空间的美与情感的美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的美好体验。
“不知今夕何夕,秦镜偷照寒香。”这两句诗则充满了神秘与浪漫色彩。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时间似乎变得模糊,人们忘记了具体的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而“秦镜”在这里被用来比喻镜子,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对美的追求。同时,“寒香”一词不仅描绘了空气中弥漫的清新香气,也暗含了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情调,与整个画面的氛围相得益彰。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营造出一幅既浪漫又略带神秘的夜晚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瞬间美的捕捉。通过“莲炬”、“画堂”、“秦镜”等意象的运用,以及对光影、香气、时间等元素的巧妙融合,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