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京师感怀诗

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

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

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

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

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

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

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

形式: 古风

翻译

孤独并不觉得苦,追求名声才开始艰辛。
在京城没有亲朋好友,请求引荐是多么困难。
九月寒风吹过脸颊,羞愧的汗水结成冰片。
寻求名声等待公正,名声与公正相隔遥远。
费尽力气得到一个名分,他人欢喜我却感到轻视。
家中十年未见家书,回归家乡谁知道何为荣耀。
马儿在渭桥边鸣叫,特意唤起秋天的哀声。

注释

茕独:孤独。
求名:追求名声。
辛酸:艰难困苦。
上国:京城。
请谒:请求引荐。
羞汗:羞愧的汗水。
公道:公正。
轻:轻视。
家书:家信。
渭桥:历史上的桥梁,位于长安附近。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个人名誉的渴望。开篇“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两句,通过自我安慰与内心挣扎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在追求个人名声时所面临的艰辛和痛楚。

“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京城中无法得到亲朋好友支持与帮助的孤立处境,以及向权贵请托之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心理压力下的身体反应和内心的苦楚。

“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名声与公正之路之间的矛盾,以及追逐名声所面临的困难。"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则表明即便是费尽心力获得了一点小成就,也往往被他人视作微不足道。

“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以及长时间不通音信后回家时可能面临的冷清局面。最后,“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则以马儿在渭水桥边的嘶鸣声作为秋意的象征,抒写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和对秋天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追求个人名誉与面对社会隔绝之间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2)

费冠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赴拾遗召

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

也知臣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闲居即事

生计唯将三尺僮,学他贤者隐墙东。

照眠夜后多因月,扫地春来祗藉风。

几处红旗驱战士,一园青草伴衰翁。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枕流石

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

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

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挂树藤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

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

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

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