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黄彦平长期奔波于尘世之后,对名山胜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首句“长年踪迹困尘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而“几向名山勒驾回”则写出他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未能如愿的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闲约访僧寻野寺,翻成踏雪看官梅”,诗人邀约友人蔡令一同游览偏远的野寺,却意外遇到早晨的微雪,这使得他们的行程增添了别样的趣味,观赏官梅也变得更有诗意。
“岫云要是无心出,溪月犹能有兴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间云雾和溪边月色以情感,表达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兴致。最后一句“竹折松攲更愁绝,不妨吟赏助清哀”,描绘了竹子倾斜、松树歪斜的景象,暗含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但诗人选择借吟咏诗歌来增添一份清冷的美感,以抒发内心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山赏梅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