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尹北征(其六)

昨日出西樵,山人远寄声。

学贵见大意,道贵究大成。

治贵识大体,事贵举大经。

琐琐细末间,何苦太经营。

近民民自亲,吏弊安足惩。

民散吾远之,返本源乃清。

所以古先人,一一理性情。

振振明道子,千载有徽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的《赠沈尹北征》(其六),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治世之道的深刻见解和对人性本质的洞察。

诗中首先提到“昨日出西樵,山人远寄声”,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人世间的道理,暗示着诗人与远方友人的交流,引出下文对治世之道的探讨。接着,“学贵见大意,道贵究大成”强调了学习与修行的关键在于把握根本,追求全面完善,而非拘泥于细节。

“治贵识大体,事贵举大经”进一步阐述了治理国家或处理事务时应注重全局观念和原则性,避免陷入繁琐的细节中而迷失方向。诗人告诫人们不应在琐碎小事上过于费心,以免影响大局。

“近民民自亲,吏弊安足惩”指出亲近民众自然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官吏的腐败问题也易于解决。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治理的基本观点,即以民为本,通过改善官民关系来促进社会和谐。

“民散吾远之,返本源乃清”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当民众离散时,作为领导者应主动接近民众,回归到最根本的原则上来解决问题。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秩序重建的思考。

最后,“所以古先人,一一理性情”强调了古代圣贤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够理性地理解人性的本质。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赞美,也是对当下人们应该效仿的呼吁。

“振振明道子,千载有徽称”则以赞美的语气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弘扬正道、引领时代的人物的高度评价,期待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光辉的印记。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治世之道的深刻见解,还蕴含了对人性本质的洞察,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通过诗中的论述,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社会进步和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实现理想社会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沈尹北征(其七)

北风落榕叶,暮潮送远舟。

对酒无多言,情意郁绸缪。

我歌君为醉,莫惜此巨瓯。

明发胥江上,江水空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沈尹北征(其八)

生在太平时,四海无疆址。

南北游宦途,相去万馀里。

一朝分袂别,便是天涯事。

深秋八九月,鸿雁多南逝。

极目霄汉间,应有书来寄。

形式: 古风

送王巾川北归二首(其一)

泠泠巾川子,天关三月居。

朝夕接清辉,使我鄙怀舒。

高深共登眺,花鸟足欢娱。

奥妙不尽言,要在不言馀。

岁序忽变迁,春风促征车。

分袂云在即,惜别长嗟吁。

采采碧桃花,赠子万里途。

形式: 古风

送王巾川北归二首(其二)

昨日碧桃花,今朝碧桃叶。

花叶何仓忙,荏苒度时节。

寄语遐征人,春光如转辙。

采芳应及时,莫待花欲飞。

花飞不归枝,水流不归西。

努力复努力,少壮难再期。

天关连夜话,相忆莫相违。

尊前无限意,高歌当远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