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江夜泊

去时枫树青,回来枫叶丹。

丹青转瞬韶华改,逐客天涯何日还。

曾忆乘槎剑江侧,剑气光芒照颜色。

扁舟今两宿江干,蓬鬓如丝非往昔。

呼童独酌还独醒,醒来仍把剑文拭。

掌中寒露滴芙蓉,波心隐隐见蛟龙。

神物变怪每如此,岂终沦落在泥土。

君不见淮安市上多少年,匍伏英雄在眼前。

又不见大鹏抟风九万里,学鸠群笑枋榆里。

吁嗟人生有酒且尽倾,未须反覆论世情。

推蓬四顾月光白,忽然飞鸟向我鸣。

问之何事向南征,黄云紫水天溟溟。

愿因双翼一寄声,飞鸟长逝不我答,焚香夜读中黄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剑江夜泊》由明代诗人陈吾德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剑江边泊船时的所感所想,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去时枫树青,回来枫叶丹”,以枫叶从青转红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暗含着对时光易逝、岁月更迭的感慨。接着,“丹青转瞬韶华改,逐客天涯何日还”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对归乡的渴望,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曾忆乘槎剑江侧,剑气光芒照颜色”一句,通过回忆往昔在剑江边乘槎(木筏)的经历,以及剑气的光芒,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剑的象征意义——锐利、坚定,可能寓意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扁舟今两宿江干,蓬鬓如丝非往昔”两句,通过描述扁舟两次停靠江岸,以及诗人如今的外貌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的沧桑,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呼童独酌还独醒,醒来仍把剑文拭”表现了诗人独自饮酒、思考的场景,以及对剑的擦拭,既体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对自我精神世界的维护与追求。

“掌中寒露滴芙蓉,波心隐隐见蛟龙”一句,以寒露滴落芙蓉、波心显现蛟龙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神物变怪每如此,岂终沦落在泥土”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君不见淮安市上多少年,匍伏英雄在眼前。又不见大鹏抟风九万里,学鸠群笑枋榆里”这两句通过对比淮安市上的英雄与大鹏与学鸠的境遇,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吁嗟人生有酒且尽倾,未须反覆论世情”一句,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不必过分纠结于世事的复杂与不公。

最后,“推蓬四顾月光白,忽然飞鸟向我鸣。问之何事向南征,黄云紫水天溟溟。愿因双翼一寄声,飞鸟长逝不我答,焚香夜读中黄经”描绘了诗人夜晚推窗望月、倾听飞鸟鸣叫的情景,以及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知识的渴求,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对生命、理想、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

陈吾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即事

鸬鹚水下走,白鸟水面飞。

鸬鹚欲饱白鸟饥,双双齐傍钓鱼矶。

渔翁持竿夜不归,客子扁舟犹未泊,江枫汀苇故依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舟过安德津吏见诃戏赠口号

扁舟初别五陵春,为逐江间鸥鹭群。

津吏谩劳频问讯,汉庭元有旧将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晚泊杨柳青

客子临高万里情,扁舟东望即沧溟。

笛声且莫悲杨柳,杨柳如今树树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赠晴川居士三首(其一)

门对南台第几峰,流泉一道曲如弓。

夜来风雨知多少,晓起依然挂玉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