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从训所藏惠崇溪山春霁图卷

惠崇一诗僧,宋首柴周尾。

丹青入禅观,别自通玄理。

能于尺素间,点染千山水。

昨登金焦兴不孤,陈郎示我溪山图。

画家精工多近俗,写意得神形不足。

此僧妙趣种种兼,不满三尺吴兴缣。

针头毫末密相接,有如蟭螟寄蚊睫。

或言工胜赵大年,又云妙超展子虔。

只须三日坐其下,一花一草生意全。

乃知陈郎挥洒信有本,耻与当今画家混。

我歌长句君莫嗤,惠崇惠崇郎所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叔承所作,名为《题陈从训所藏惠崇溪山春霁图卷》。诗中赞美了惠崇的绘画技艺,将他的作品比作禅观中的玄理,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独特理解与表现。诗中提到惠崇在小小画幅中,能够细腻地描绘出千山万水,且其作品不仅形似,更蕴含着神韵和妙趣。诗中还对比了惠崇与当时的其他画家,认为惠崇的作品在精细度和意境上都超越了他们。最后,诗人以歌长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惠崇艺术成就的敬仰,并暗示惠崇是陈从训学习的对象。整首诗通过对惠崇作品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评价,展现了对古代中国文人画家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收录诗词(149)

王叔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光允,晚更名灵岳,字子幻,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 字:叔承
  • 籍贯:自号昆仑承山
  • 生卒年:1537—1601

相关古诗词

沈启南画松赠关中李尚书今归李司徒歌纪之

启南画松百年矣,黛色霜皮烟雾起。

所赠尚书无姓名,但道其人关中耳。

关中今者李尚书,古人与稽今人居。

画手通神神呵护,宛在李公读书处。

人间世有前后身,后身往往前身因。

事皆天定良非偶,物由人重名不朽。

司徒磊砢任栋梁,此物居然丁固梦。

李下有仙松有公,千秋气韵同生动。

形式: 古风

西湖遇雨

投鞭辞却垂阳路,箫鼓楼船天将暮。

缓棹疏帘傍芰荷,清觞艳曲驯鸥鹭。

水底冯夷喜欲迎,津头宓妃遥相顾。

澹荡初飏少女风,苍茫忽拥栾巴雾。

四野淜腾急雨来,中流欸乃奔涛怒。

渺渺长湖鹢退飞,纷纷小艇人争渡。

自笑生平乐事稀,欢娱此日亦堪妒。

何须秉烛穷夜游,停桡且向空江住。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平望舟中

棹鼓喧阗催晓发,苍茫一水分吴越。

云帆摇曳竞呼风,绮幕高攀犹见月。

江干渔父正高眠,垂柳如丝系钓船。

昨夜得鱼兼换酒,举杯一醉问青天。

锦衣鼎食非吾事,明月清风若个边。

形式: 古风

涪江秋泛

秋江雨过气萧爽,买棹夷犹成独往。

鸥鹭高眠芳草洲,鳜鲈纷入渔人网。

一声断雁凉飙来,十里平畴皎月上。

瀛海湖生腾碧涛,阴崖木落振清响。

乱流驾浪时张帆,避石穿桥力荡桨。

浮白欢呼拚醉归,棹歌互答惬心赏。

请君莫羡三岛游,老我今为五湖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