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笔端点染相思泪。尽写别来无限意。

祗知香阁有离愁,不信长途无好味。

行轩一动须千里。王事催人难但已。

床头酒熟定归来,明月一庭花满地。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笔下流淌着相思的泪水,倾诉着分别后的无尽思绪。
只知道闺阁中弥漫着离别的忧愁,却未料到长途跋涉也有美好的体验。
每一步行进都可能跨越千里之遥,公务催促使人无法停留。
床头的酒已经酿熟,期待你归来时,明月照耀下庭院花儿满地。

注释

笔端:指书写或绘画时的手法。
相思泪:因思念而流的眼泪。
别来:分别以来。
无限意:无尽的情感或思绪。
香阁:香气四溢的闺阁,代指女子居所。
离愁:离别之苦。
长途:长距离的旅程。
好味:美好的经历或感受。
行轩:行走的车驾或行进中的车厢。
须:必须,一定。
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王事:朝廷的事务,公务。
床头酒:放在床边已经酿好的酒。
定归来:必定会回来。
明月:明亮的月亮。
花满地:庭院中花开遍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泽民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个离别时刻,诗中充满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笔端点染相思泪" 一句,通过笔端滴落的泪水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尽写别来无限意"则表明这种思念是无边际的,无论用多少文字都无法完全表达。

接着,"祗知香阁有离愁,不信长途无好味" 这两句,通过对比诗人所居住的香阁与远方的距离,强调了即使在美好的环境中,也难以摆脱离别之愁。同时,对于那些认为远行也能带来乐趣的人表示不信任。

"行轩一动须千里"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不安与焦急,每一次出发都仿佛跨越了千里的距离。紧接着的 "王事催人难但已" 表示了外界的压力和任务对个人情感的干扰。

最后两句 "床头酒熟定归来,明月一庭花满地" 则描绘了一种期待与宁静的氛围。诗人期盼着在床头等待酒熟之时,便能返回故土,而那里的明月和满园的花朵都是对远方思念的美好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89)

杨泽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伤情怨/清商怨

娇痴年纪尚小。试晚妆初了。

自戴黄花,开奁还自照。临岐离思浩渺。

道未寒、须管来到。记取叮咛,教人归且早。

形式: 词牌: 清商怨

华胥引

征车将动,愁不成歌,对颦翠叶。

静掩兰房,香铺卧鸭烟罢唼。

别后羞看霓裳,更把筝休轧。

频数更筹,乍寒孤枕偏怯。

尝为霜髭,弄纤纤、向人轻镊。

旧词新句,幽窗时时并阅。

药饵衣衾,愁顿放、一番行箧。

朝晚归家,又烦春笋重叠。

形式: 词牌: 华胥引

庆春宫/高阳台

曲渚澜生。遥峰云敛,据鞍又出江城。

青子垂枝,翠阴遮道,乍闻一两蝉声。

素蟾犹在,但惟有、长庚殿星。

征夫前路,应怪劳生,尘事相萦。年来厌逐时迎。

千里追寻,两鬓凋零。

佳景良辰,无憀虚度,谁怜客里凄清。

不如归去,任儿辈、功名遂成。

旧欢重理,莫笑渊明,却赋闲情。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扫花游/扫地游

素秋渐老,正叶落吴江,雁横南楚。暮霞散缕。

听寒蝉断续,乱鸦鼓舞。客舍凄清,那更西风送雨。

又东去。过野杏小桥,都在元处。心事天未许。

似误出桃源,再寻仙路。去年燕俎。

记芳腮妒李,细腰束素。事没双全,自古瓜甜蒂苦。

欲停伫。奈江头、早催行鼓。

形式: 词牌: 扫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