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白纻舞歌词四首(其二)

桂宫柏寝拟天居。朱爵文窗韬绮疏。

象床瑶席镇犀渠。雕屏匼匝组帷舒。

秦筝赵瑟挟笙竽。垂珰散佩盈玉除。

停觞不御欲谁须。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月宫般的宫殿,柏木筑成的寝室仿若天宫。朱红的雀饰点缀着雕文的窗棂,遮藏着多彩的窗纱。
象牙床与美玉席铺陈着,稳定而华贵,犀角制成的饰物镶嵌其间。雕刻的屏风环绕四周,织锦的帷幔优雅地展开。
秦地的筝、赵国的瑟,伴随着笙和竽的和鸣。垂下的玉珰与散落的佩饰,在洁白的台阶上闪烁生辉。
酒杯停下不再举饮,我在等待谁的到来呢?

注释

桂宫:比喻华丽的宫殿,如同月宫般美好。
柏寝:以柏木建造的寝室,象征高雅与坚固。
天居:天上的居所,形容宫殿的非凡与神圣。
朱爵:朱红色的雀形装饰。
文窗:雕有花纹的窗户。
韬绮疏:隐藏着美丽的窗纱。
象床:象牙装饰的床。
瑶席:珍贵的美玉制成的坐席或卧席。
镇犀渠:以犀角为装饰,稳固而珍贵。
雕屏:雕刻精细的屏风。
匼匝:环绕的样子。
组帷:彩色的织锦帷幕。
秦筝:来自秦国的古筝,代表音乐乐器。
赵瑟:赵国的瑟,同为古代弦乐器。
挟笙竽:伴随着笙和竽,笙为吹管乐器,竽类似笙但更大。
垂珰:下垂的玉珰,古代官员的配饰。
散佩:散落的玉佩,也是装饰品。
停觞:停止饮酒,觞为古代酒器。
不御:不再享用。
欲谁须:在等待谁,表达一种期待的心情。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华丽辞藻和深邃意境的古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精神状态。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宫廷生活图景,但透过这些物质享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更高层次精神世界的向往。

“桂宫柏寝拟天居”一句,通过对桂树和柏树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桂宫代表着皇家或贵族的居所,而柏寝则象征着长寿和坚贞。这里的“拟天居”,既可以理解为追求仙境般的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超脱。

“朱爵文窗韬绮疏”中的“朱爵”指的是精致装饰的窗棂,“文窗”则是有着雅致图案的窗户。“韬绮疏”形容窗纱轻柔而稀疏,透过这样的窗户望出去,是一种多姿多彩又不失优雅的景象。

“象床瑶席镇犀渠”描写的是一张用象牙制成的床,上面铺着镶嵌有宝石的精美被褥。这种细节上的刻画,突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

“雕屏匼匝组帷舒”则是对室内装饰的一种描绘,“雕屏”指的是雕刻精美的屏风,“匼匝”形容的是窗棂上的装饰,“组帷舒”则是讲述了窗帘的华丽和舒适。

“秦筝赵瑟挟笙竽”提到了几种乐器,通过这些文化象征,展现了一场优雅的音乐会。这里的“挟”,意味着手持,而“笙竽”则是一种古代乐器,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高雅的艺术氛围。

最后,“垂珰散佩盈玉除”描述的是珠宝饰物散落的情景,“停觞不御欲谁须”则表达了一种对尘世享乐的放弃和超然,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既然已经拥有这些美好,又何必再去追求更多呢?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精细刻画,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切向往。同时,这种超脱与放弃,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平和与满足,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其三)

三星参差露沾湿。弦悲管清月将入。

寒光萧条候虫急。荆王流叹楚妃泣。

红颜难长时易戢。凝华结藻久延立。

非君之故岂安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缉]韵

代边居行

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

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

不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

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

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

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

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

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

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代阳春登荆山行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

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

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

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

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代别鹤操

双鹤俱起时,徘徊沧海间。

长弄若天汉,轻躯似云悬。

幽客时结侣,提携游三山。

青缴凌瑶台,丹罗笼紫烟。

海上悲风急,三山多云雾。

散乱一相失,惊孤不得住。

缅然日月驰,远矣绝音仪。

有愿而不遂,无怨以生离。

鹿鸣在深草,蝉鸣隐高枝。

心自有所存,旁人那得知。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