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鹰行

两翅一展秋云高,两睛四顾秋林肃。

狐兔忽落爪距下,肝脑须臾厌其腹。

是艺汝有固有性,是物汝得固有命。

韝上如何寄此身,休誇豪气与精神。

一雉死生非所必,有数存焉擒不获。

主人失意未可量,鹰也两失而行藏。

中陵自在无由乐,饱则翱翔饥则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懵鹰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描绘鹰捕猎的过程和对鹰命运的反思,展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首句“两翅一展秋云高”,以鹰展翅飞翔的形象开始,营造出一种辽阔壮丽的景象,暗示着鹰的自由与力量。接着“两睛四顾秋林肃”进一步描绘了鹰在空中巡视的情景,展现出鹰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狐兔忽落爪距下,肝脑须臾厌其腹”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鹰捕猎的瞬间,从猎物的惊慌失措到被鹰捕获的场景,体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

“是艺汝有固有性,是物汝得固有命”表达了对鹰捕猎本能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韝上如何寄此身,休誇豪气与精神”则转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应保持谦逊的态度,避免过度夸耀个人的力量和精神。

“一雉死生非所必,有数存焉擒不获”指出生命的消逝并非完全由人力所能决定,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和自然法则的神圣性。

最后,“主人失意未可量,鹰也两失而行藏。中陵自在无由乐,饱则翱翔饥则攫”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人生态度和选择,无论是人还是鹰,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要认识到满足与追求之间的平衡。

整首诗通过对鹰的捕猎行为的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巧蛛行

柔丝转危檐,结网日初卯。

条理满腹中,万虑无一搅。

纪纲国政强,经纬天理巧。

所吐勤如簇上蚕,所织巧如机上妇。

妇织一尺长,蚕吐一两多,轻暖之利为春和。

蜘蛛兼有蚕妇事,蜘蛛独为身腹计。

此勤不必为,此巧不可施,虑有无意空中飞。

形式: 古风

元会次宰臣之韵(其一)

风吹香信下丹霄,远望如云共戴尧。

谁诣兽樽心谔谔,独赢经席气飘飘。

千灵已得回春律,万岁何须却老椒。

弗愧阴阳开妙化,先天方许与公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元会次宰臣之韵(其二)

玉皇宫殿得春朝,冠绶纷纷百辟朝。

未见鱼龙供汉戏,已闻星露入虞韶。

清都梦到惊华丽,寒谷春回喜富饶。

付史几多祥瑞事,终随和气作欢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元会次宰臣之韵(其三)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

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转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

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