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采桑子·丁巳寒食》由清代诗人陈嘉所作,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饧箫声里逢寒食”,以箫声与饧糖的甜蜜交织,营造出节日的氛围,寒食节的宁静与温馨跃然纸上。接着,“花映重帘。柳插高檐。”两句通过花与柳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帘幕轻掩,柳枝高挂,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芳草萋萋绿似烟。”一句以“芳草”与“绿烟”相喻,形象地表现了春天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寒食节扫墓的传统,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却也伴随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踏青怕上西湖路,莺语堤边。鹃泣山前。”三句则将情感进一步深化,踏青本是欢愉之事,但面对西湖美景,诗人却因思乡之情而感到忧愁。堤边黄莺的啼鸣,山前杜鹃的哭泣,不仅是自然界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麦饭家家扫墓田。”最后,诗人以“麦饭”这一传统祭品,点明了寒食节扫墓的主题,家家户户在田野间进行祭祀活动,既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寒食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清明时节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