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名为《接次儿所寄家信,喜而勉之》。诗中描绘了接到儿子家信后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家庭成员的关心和勉励。
诗的开头“大儿复出门,愁乏书家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消息的渴望。接着,“家信忽然来,开缄就灯烬”描述了收到家信时的惊喜与紧张心情。通过“认是次儿笔,文理颇明顺”,诗人确认了信件的来源,并对儿子的书写能力表示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先言母氏安,次述年荒馑”,展现了信中内容的详实,不仅有关于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还有对自然灾害的描述。诗人对“幸不大摧残,族党皆无衅”的表达,体现了对家族安全与和谐的重视。
信中还提到了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如“大姐嫁邻县,其夫旅归榇”,以及“小弟少培植,亦肯自精进”。这些细节展示了家庭成员各自的生活状态和努力。
最后,“府县今其试,得覆名尚隽”暗示了家庭成员在地方考试中的表现,表达了对他们的肯定与期待。“已缘家道艰,往教受人聘”则反映了家庭经济的困难,以及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诗中“童蒙十二三,功课勤而慎。缕缕悉成行,固封还密印”描绘了年轻一代的学习情景,强调了勤奋与谨慎的重要性。“因欢付小诗,人生当自振。勉哉毋懈怠,以作千里骏”则是诗人对后辈的勉励,希望他们能够自强不息,成为未来的千里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家庭成员的关怀,展现了传统家庭价值观和对后代的期望,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环境和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