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上閒居

夜清暑雨过,四壁草虫鸣。

一枕幽人梦,半窗閒月明。

摧颓宏法志,老大住山情。

忽忆陈尊宿,编蒲度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湘江边闲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夜清暑雨过”,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夜色清凉,刚刚经历了雨水的洗礼,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四壁草虫鸣”一句,以草虫的鸣叫声衬托出夜晚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亲近。

“一枕幽人梦,半窗閒月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意境。诗人躺在枕上,似乎进入了梦境,而窗外的月光只照亮了窗户的一半,既表现了月色的柔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这里,“幽人”一词,不仅指诗人自己,也暗含了一种隐逸之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远离尘嚣的心境。

接下来的“摧颓宏法志,老大住山情”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以及年老后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宏法志”指的是弘扬佛法的愿望,而“老大住山情”则表明了诗人虽已年长,但仍坚守内心的理想,选择在山中度过余生,体现了其坚定的信仰与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忽忆陈尊宿,编蒲度此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师友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当前生活的反思。通过回忆与思考,诗人或许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或是对人生道路的重新审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西斋昼卧

馀生已无累,古寺寄闲房。

睡足无来客,窗空又夕阳。

丛蕉高出屋,病叶偶飘廊。

起探风檐立,飞蚊闹晚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夕示超然

夜色已可掬,林光翻欲流。

一钩窥隙月,数叶搅眠秋。

清境扶归梦,残缸替客愁。

搜诗时画席,忽觉此生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早春

山中春尚浅,风物丽烟光。

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浮根争附络,细叶正商量。

好在幽兰径,无人亦自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僧还长沙

去袂不容挽,子规真滑唇。

烟村相送处,风物更撩人。

麦浪空翻日,花房尚锁春。

遥知到湘浦,卢橘恰尝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