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落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落花的景象与诗人对生命的感慨。首联“匆匆百五好韶光,不信花飞有底忙”开篇即点明春日短暂,花开花落之快,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一缕香魂随逝水,连天红雨作啼妆”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落花比作香魂随流水而去,红雨纷飞如同啼妆,形象地描绘了落花的凄美。
颔联“海棠未见梅行聘,桃树难教李代僵”通过对比,将海棠、梅花、桃树、李树等不同花卉的命运进行对比,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颈联“草就绿章无处诉,含冤我欲问巫阳”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借草木之无知与冤屈,表达了对生命不公的无奈与渴望寻求公正的愿望。
尾联“烟雨迷濛夕照昏,满园春色带啼痕。桃花空说三千岁,苦楝刚逢廿四番。即有綵丝难系命,断无玉琯可回温。茫茫瘴海凭飞渡,可念维摩病掩门”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夕阳昏暗、春色中带着哀愁的画面。桃花虽言三千年,但苦楝却只逢二十四番风,暗示生命长短不一,难以把握。最后两句“茫茫瘴海凭飞渡,可念维摩病掩门”,以“维摩病掩门”的典故,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生命脆弱的深深忧虑与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写,抒发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