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田家住山曲,两两结茅茨。
鸡豚互来往,桑麻当蔽亏。
言笑情则均,动息理无遗。
浑然天之真,岂以物自私。
日入负薪还,斗酒欢相持。
醉卧衡门下,营营非所知。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田家》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中通过“田家住山曲,两两结茅茨”的描绘,展现出农夫们居住在山间小路旁,简朴的茅草屋相互依偎的场景。接着,“鸡豚互来往,桑麻当蔽亏”写出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互助,鸡犬相闻,桑麻繁茂,呈现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状态。
“言笑情则均,动息理无遗”进一步刻画了人们相处的融洽与和睦,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充满了公平和自然。诗人赞美这种淳朴的生活方式,认为它浑然天成,不带丝毫人间私欲。
“日入负薪还,斗酒欢相持”描绘了农夫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辛劳生活,劳累之余,他们以斗酒相庆,其乐融融。最后,“醉卧衡门下,营营非所知”表达了他们沉浸在简单快乐中的忘我状态,对外界纷扰一无所知,回归到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田家生活的恬静、和谐与自得其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
不详
夙好慕山水,幽寻每忘疲。
兹晨遂栖止,乃在山之陲。
维时属秋杪,万壑敛寒姿。
烟峦既合沓,风磴亦纷披。
窈窕幽谷阴,秀木自成帷。
俯听流泉响,仰看浮云驰。
夐与人世远,允契遁者期。
永言适所性,庶以静自怡。
便当谢城市,去去从此辞。
登楼望危岑,爱此珍木林。
上有好鸟巢,下有垂萝阴。
清风日披拂,可以涤烦襟。
人言此回远,溪水汩以深。
阴壑多龙蛇,山石自嵚崟。
终然未能往,抚槛独沈唫。
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
时时白云中,閒读古人书。
古人去已远,言论乃有馀。
清风飒然至,佳木周四除。
蒿卧以终日,不知庭户虚。
斯人可相见,此乐当何如。
秋气日以厉,霜露日以繁。
草木各变色,松桂何轩轩。
物生有本性,天运恒不言。
自非闭塞候,焉识春夏温。
乃知天地间,盛衰同一源。
乘时夸毗子,皦皦安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