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伏波营留题

蛮云瘴雨满山头,火照残碑识马侯。

为问书生缘底事,夜深驱马向辰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经过伏波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深沉。首句“蛮云瘴雨满山头”,以“蛮云”和“瘴雨”两个词组,生动地勾勒出南方边疆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云雾缭绕,雨水湿润,充满了一种神秘而略带阴郁的气息。这样的环境背景,为后文的叙述铺设了基调。

接着,“火照残碑识马侯”,诗人通过一束火光照亮了山头的残破石碑,辨认出了古代的马侯。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好奇,也暗示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敬仰。火光与残碑形成鲜明对比,既突显了历史的久远,又赋予了画面一种悲壮之美。

“为问书生缘底事,夜深驱马向辰州。”最后两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思考。作为一个书生,在深夜驱马前往辰州,究竟是为了何事?这既是对个人行动目的的疑问,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这样的夜晚,独自前行,既有对未知的期待,也有对内心深处某种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6)

夏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昆明女儿歌四首(其一)

翠滴眉梢眼欲波,自怜婸好不如哥。

偷开银合挑琼雪,递与槟榔半口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昆明女儿歌四首(其二)

皂笠遮纱覆额云,猩红小袄焰如焚。

为嫌鞋齿频兜袜,高曳蛮花绣蝶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昆明女儿歌四首(其三)

隔街艳曲巧相勾,一笑帘前小靥柔。

疑是金陵花有种,闻歌开傍玉搔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昆明女儿歌四首(其四)

鹦鹉新雏不肯笼,但将梳掠斗春风。

朝来粉颊微添白,却系双鬟瑟瑟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