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四首(其二)

漠漠清秋雨,萧萧万宇寒。

蛟龙移窟宅,江汉急波澜。

瘴雾深蛮洞,旌旗湿汉官。

南征愁失道,后土若为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细雨蒙蒙,万物笼罩在一片清冷之中的情景。首句“漠漠清秋雨”以“漠漠”二字形象地勾勒出秋雨弥漫、朦胧的景象,给人以深远辽阔之感。接着,“萧萧万宇寒”进一步渲染了秋雨带来的寒冷与寂寥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寒意所覆盖。

接下来的两句“蛟龙移窟宅,江汉急波澜”,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蛟龙在雨中移动比作改变了自己的栖息地,同时江汉的波涛因雨而变得急促,生动地展现了秋雨对自然界的直接影响。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瘴雾深蛮洞,旌旗湿汉官”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地域,描述了瘴气弥漫的蛮荒之地,以及战事中的景象。这里的“瘴雾”不仅指自然界的雾气,也可能隐喻着战争的阴霾,而“旌旗湿汉官”则可能象征着军队在恶劣天气下的艰难行进或战斗,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辛。

最后,“南征愁失道,后土若为乾”表达了对南征将士的担忧与感慨。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南征的士兵可能会迷失方向,后土(大地)似乎也为他们的困境而感到不安。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战争中人性的关怀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自然与人类活动交织的画面,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也有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秋雨四首(其三)

海风吹暮雨,淮上始秋声。

点滴潜滋润,阴沈未放晴。

林塘云似密,水鉴镜来清。

无事看鱼鸟,飞沈体亦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雨四首(其四)

炎天常畏酒,秋兴忆开觞。

海面孤云黑,林端一叶黄。

岛夷歌似楚,村笛语如羌。

更觉非吾土,登临思旧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有怀北归

江汉不宜秋,羁人北望愁。

帝乡从此去,楚水正东流。

竟日悲鶗鴂,长歌倚蒯缑。

天边两黄鹄,那肯为人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秘阁梅花

始知丹禁密,独见早梅新。

天上应常雪,人间未有春。

乱香交砌草,疏影媚庭筠。

浪作瀛洲客,催成白发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