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画家郑苕以细腻之笔,将百万朵红紫之花精心描绘于画卷之上,其作品如同佳人般令人赏心悦目,又似品赏高洁之花,感受到其品格之高尚。然而,诗中突然转折,以“烽火照扬州,春影销”一句,暗示了历史上的扬州之乱,春光被战火吞噬,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毁灭。
接着,诗人通过“红羊劫,运难消。绿杨郭,土全焦”表达了对历史灾难的感慨,扬州城外的绿杨林也被战火焚烧殆尽,土地一片焦黑。此处“红羊劫”借用了古代对灾祸的称谓,寓意深重。
“葬二分明月,鹃泪如潮”则进一步渲染了悲剧氛围,扬州城内,二分明月被战火埋葬,杜鹃鸟的啼声如潮水般汹涌,象征着哀伤和悲痛。
最后,“黯淡画裙沉蝶冢,飘零粉钿没虹桥”描绘了画面中的蝴蝶墓地和粉饰之物在战火中消失的情景,暗喻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把江南,无数万花魂,图画招”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万千花魂的怀念,希望这些美好的记忆能通过画卷得以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艺术之美,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悲凉,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哀悼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