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过西樵烟霞洞有作答之

我庐在烟霞,逍遥出云端。

天空鸟道绝,江迥柴门閒。

翩翩者谁子,放歌来叩关。

昔为青衿彦,今为入幕贤。

手持纲成策,爽气淩高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有客过西樵烟霞洞有作答之》描绘了一幅隐逸与来访者相遇的画面。首句“我庐在烟霞”展现了诗人居所的超凡脱俗,仿佛隐匿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次句“逍遥出云端”则传达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超越尘世的束缚。

“天空鸟道绝,江迥柴门閒”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和宁静,只有飞鸟的踪迹和远方江面的开阔,以及简朴的柴门,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接下来的“翩翩者谁子,放歌来叩关”引入了来访者,其轻盈的姿态和放声高歌,打破了洞中的寂静,也暗示了友情的互动。

“昔为青衿彦,今为入幕贤”是对来访者的赞美,称其过去是学识出众的书生,如今更是才德兼备的幕僚。最后两句“手持纲成策,爽气淩高寒”,以“纲成策”象征智慧和策略,表达对来访者才华的敬佩,同时“爽气淩高寒”则赞美其高尚的品格,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清朗之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和叙事,既展示了诗人自己的隐逸生活,又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怀。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赠邓生君恪二首(其一)

邓生或清者,爱我泉边石。

若无愧此泉,许尔坐泉侧。

形式: 古风

赠邓生君恪二首(其二)

君恪慕晦者,晦名在烟霞。

知是素心人,宜住洞西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题第一峰泉二首(其一)

双泉驾群峰,大科乃泉窦。

科比泉高卑,已过十八九。

碧云与紫姑,无乃科麓乎。

是为第一峰,斯名岂云诬。

形式: 古风

题第一峰泉二首(其二)

大科樵中尊,双泉在科南。

泉比科上下,已过十二三。

宝鸭与双鱼,无乃流之馀。

是为第一泉,斯名讵云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