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喜雨偈(其二)》由宋代僧人释了思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施雨者的赞美。诗中以“救旱无方种种求”开篇,描绘了干旱时期人们为求得雨水所做的各种努力,表现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老龙谁识隐岩湫”一句运用神话元素,将老龙隐匿于深山之中的形象与干旱问题联系起来,暗示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
“茅山居士兴慈愿”则转向了对施雨者的颂扬,这里的“居士”指的是修行者或有德行的世俗人士,他们出于慈悲之心,祈求雨水降临,帮助缓解干旱。最后一句“一叱风云四百州”,生动地描绘了施雨者一声令下,便能引来风云变幻,使得四百州之地皆得甘霖滋润,展现了施雨者超凡的能力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干旱的苦楚与雨水带来的喜悦,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谐与人间善行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