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难民遭遇的悲悯与反思。首句“何须今日方怜若”,诗人提出疑问,为何要在事情发生后才感到同情和怜悯,强调了对不幸者应早有关注的态度。接着,“一度边关即鬼门”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边疆之地的险恶,暗示难民所面临的生死考验。
“身死不烦蝇作吊,年凶惟见虎加飧”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法则的无奈接受。死亡时无需苍蝇的哀悼,因为生命在艰难中消逝;在荒年,只能见到老虎的捕食,象征着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
“只愁老瘦重遭斥,但免饥寒亦感恩”则展现了诗人对难民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能够避免饥饿寒冷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最后,“白雪一杯魂未远,料应笑我骨犹存”两句,以雪喻人生,以一杯酒象征短暂的生命,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难民遭遇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人性关怀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