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
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民生活的画面,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渔市散,渡船稀"表明诗人所处之地已是黄昏时分,渔市即将结束,而渡船也逐渐变少,给人以静谧与孤寂之感。
"越南云树望中微"则通过远眺的视角,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南方,云雾缭绕中的树木模糊不清,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淡淡的乡愁和对远方的无限留恋。
"行客待潮天欲暮"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人,在等待涨潮而不得不停留下来,天色渐晚,心中的焦虑与不安也随之增添。这里,“行客”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
"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则是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春天的河流、树木间传来了猿猴啼泣般的啼声,而这声音又似乎与细雨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生出愁绪。这一句通过猿猴的啼叫和细雨的节奏,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悲凉气氛。
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发情感,却巧妙地利用景物描写来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这种含蓄且不失深刻的表达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
不详
拢云髻,背犀梳,焦红衫映绿罗裾。
越王台下春风暖,花盈岸,游赏每邀邻女伴。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
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云髻重,葛衣轻,见人微笑亦多情。
拾翠采珠能几许,来还去,争及村居织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