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拟寒山自述(其十)》由宋代僧人释咸静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一曲乐升平,非关啰哩棱”,开篇即以音乐象征和谐与太平,非世俗之乐,而是超脱尘嚣的心灵之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山河俱属宋,云水且饶僧”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巧妙结合,山河之美属于大宋,云水之间有僧侣的足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和信仰的忠诚与寄托。
“时击松风磬,长然涧月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松风与磬声交织,月光映照在山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愿王似南岳,万世碧层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希望君主能像南岳一样,永远保持青翠与生机,寓意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以及对永恒不变的美好愿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不懈探索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