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周氏旧司勋

隐居南郭里,秋色越江前。

道访鸿蒙后,名闻画省先。

示人惟杜德,守己只双玄。

一谢金门路,宁知玉蕊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首句“隐居南郭里”,点明了人物的居住地,远离尘嚣,隐匿于南郊的村落之中。接着,“秋色越江前”一句,以秋景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

“道访鸿蒙后,名闻画省先”两句,既表达了对隐士追求精神境界的赞美,也暗示了其在道德修养上的深厚造诣。鸿蒙,原指宇宙形成之初的状态,这里借指隐士追求的原始、纯粹的精神世界;“画省”则可能是指官署中的文职部门,暗含了隐士虽不仕于朝,但其名声已广为人知,体现了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影响超越了世俗的界限。

“示人惟杜德,守己只双玄”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杜德,意指忠诚、孝顺等美德;双玄,可能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玄妙之道,或是隐喻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两句表明了隐士不仅以高尚的品德影响他人,更坚守自我,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真理。

最后,“一谢金门路,宁知玉蕊年”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摒弃,以及对自然岁月的珍惜。金门路,象征着权力与富贵的道路;玉蕊年,则可能是指美好的时光或自然界的四季更迭。这两句诗意味着隐士选择了一条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生活道路,享受着岁月静好,不再为世俗的荣华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传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宁寺迁内柩

翠翣辞官舍,灵筵启梵宫。

香销灰劫后,泪尽雨花中。

栖处知魂寂,归时悟色空。

一从罗帐冷,不敢问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方山人别我括苍今会于殊胜寺

官舍春悬榻,僧斋夜落帷。

暂来休汝日,一为访君时。

望里分乡树,愁中惜鬓丝。

不知何戒律,可以断归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早春寄子约弟余方有悼亡之戚

献岁思吾弟,何时报徙官。

梦劳池上积,书到洛中看。

太史身犹滞,潘生泪未乾。

梁园飞雪尽,欲下剡溪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子陵祠

问水下桐津,看山入富春。

花源别是路,鱼鸟自为邻。

独作垂竿客,多惭荐藻人。

沧波流不尽,何以溯芳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