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舞歌(其三)

春日荏苒花落英,吴姬起舞媚前楹。

回身顿趾迅且轻,纤尘暗暧不及生。

投袂一转激楚成,徘徊复进为新声。

二八敛手停鸣筝,中曲再变豪竹惊。

如矜若怨意未明,馀姿逸态犹纵横。

妙技绝世色倾城,谁能顾盻感人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鉴赏

这首《白纻舞歌(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场春日里的舞蹈表演,充满了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

开篇“春日荏苒花落英”,以春天的流逝和花朵的凋零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时光易逝、繁华终将消散的氛围。接着,“吴姬起舞媚前楹”点明了表演者是来自江南的女子,她们在门前翩翩起舞,姿态柔美,充满魅力。

“回身顿趾迅且轻,纤尘暗暧不及生”描述了舞者的动作之快,连细微的尘埃都来不及产生,展现出她们舞步的轻盈与敏捷。随后,“投袂一转激楚成,徘徊复进为新声”进一步描绘了舞者转身时的动态美,以及她们在舞蹈中不断变换节奏和动作,创造出新的音乐旋律。

“二八敛手停鸣筝,中曲再变豪竹惊”则展示了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当两位年轻女子停止弹奏筝琴时,音乐再次变化,激昂的竹笛声响起,震撼人心。这不仅体现了舞蹈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也暗示了表演达到了高潮。

最后,“如矜若怨意未明,馀姿逸态犹纵横”描绘了舞者在舞蹈结束后的余韵,她们的表情或矜持或略带哀怨,但依然展现出独特的风姿和神态。而“妙技绝世色倾城,谁能顾盻感人情”则高度赞扬了舞者的技艺之高超,以及她们的美貌足以令人心动,表达了对这场表演的深深赞叹和感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春日舞蹈的美丽与情感,不仅赞美了舞者的才华与魅力,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慨。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白纻舞歌(其四)

双袖徐起若有思,逸态一放横难持。

淫衍诘屈纷陆离,流纨曳縠风委迤。

萦尘逗节利屣施,纡形赴曲影不知。

纤腰欲结行缀移,众变沓至生繁姿。

踌躇中止人尽疑,浮腾绝迹称神奇。

游精荡志君自治,大乐万岁远如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霹雳引

平成天地剖九州,罗列五岳江河流。

明堂受计朝诸侯。

人马辟易气纵横,悲歌慷慨志不平。

形式: 乐府曲辞

天马引

胡风雨駪駪而空,山有人踯躅兮悲鸣。

匝余室兮三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蝶蝶行

蝶蝶翻翻戏,游来东园苜蓿中。

不知谁家涎涎乳子燕,衔之我入窈窕紫深宫。

紫深宫,欂栌间,高坐顑颔待哺两黄口。

睨之阿母得食还,摇头鼓翼。

谁忍视蝶蝶,轻薄亦可怜。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