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庄八咏(其二)舞雩风处

古木坛中蔼绿阴,葛巾藜杖惯追寻。

随行童冠从容到,列坐壶觞次第斟。

春日恍闻曾点瑟,雄风如透楚王襟。

素翁此处真堪乐,何用兰亭慨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春日郊游图景。诗人祁顺以“古木坛中蔼绿阴”开篇,巧妙地营造出一片幽静的自然环境,绿荫覆盖,仿佛是大自然的庇护所。接着,“葛巾藜杖惯追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他身着朴素的葛巾,手持藜杖,悠然自得地在林间漫步,寻找着自然的乐趣。

“随行童冠从容到,列坐壶觞次第斟”,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之中的聚会场景。孩子们和成年人们一同前来,大家在绿树环绕之下,席地而坐,举杯畅饮,气氛温馨而融洽。这不仅是一场物质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释放。

“春日恍闻曾点瑟,雄风如透楚王襟”,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将古代的音乐与自然界的雄风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曾点瑟的故事寓意着对生活简单而纯粹的热爱,而雄风则象征着内心的豪迈与自由。

最后,“素翁此处真堪乐,何用兰亭慨古今”,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满足与喜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兰亭集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故事,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当下时光的美好,无需过多怀旧或感叹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和谐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自由与精神愉悦的追求。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庄八咏(其三)翠微深处

隐隐山庄一径微,旧栽松竹尽成围。

春苔带雨香粘屐,晓洞飞岚翠湿衣。

几处亭台分野趣,数声鸡犬隔林霏。

素翁此处真堪乐,布袜青鞋愿不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凤庄八咏(其四)泉石佳处

闻说庄南景最佳,天然泉石巧安排。

寒流曲折通沧海,碧玉崚嶒削断崖。

点染丹青非画笔,牢笼风月是诗怀。

素翁此处真堪乐,更欲诛茅结小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凤庄八咏(其五)竹窗静处

潇洒琅玕数百科,虚窗习静养天和。

浓阴当座午方匝,清意入帘秋更多。

风雨自鸣苍玉佩,尘埃不到懒云窝。

素翁此处真堪乐,淇澳诗章任醉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凤庄八咏(其六)水亭凉处

潋滟方池着小亭,亭中风致十分清。

云连树色高低合,天映波光上下明。

当暑不知红日炽,投闲惟与白鸥盟。

素翁此处真堪乐,坦腹长吟老一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