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阁垂帘昼掩扉,客来知我出门稀。
鸟鸣淡与人相对,花落方知春已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草阁垂帘昼掩扉”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幽静的场景:草屋的门帘低垂,白日里紧闭着,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客来知我出门稀”一句,通过来访者寥寥无几,暗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孤独与清寂。
“鸟鸣淡与人相对”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氛围。鸟儿的鸣叫似乎变得平淡,与人的对话相映成趣,更显出环境的静谧。最后,“花落方知春已归”则点明了季节的更替,花朵的凋零标志着春天的离去,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淡哀愁。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簪花楚楚归宁女,荷锸纷纷上冢人。
万古人心生意在,又随桃李一番新。
路傍双石立崔嵬,曾见游人几往来。
想得当年全盛日,好山横处尽楼台。
曾记西湖酒一卮,乾坤和气入新词。
六年未尽冰霜怨,又到春风满面时。
晒罢空庭药果收,闭门无睡却梳头。
过门几点黄昏雨,分与虫声半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