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刘麟所作,题为《寄白岩太宰》。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句“苍岩高处少人行”以苍岩高耸、人迹罕至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官场的孤高与清冷。接着,“宦不为家去住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无根无定、漂泊不定的感慨。
“病后形骸皆长物,老前丘壑有馀荣”两句,通过个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身体与年龄变化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在经历了病痛与岁月的洗礼后,诗人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即看彩鹢浮星汉,不用朱旗插斗城”则以生动的比喻,将官场的权势与繁华比作“彩鹢浮星汉”,而将自己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比作“不用朱旗插斗城”。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官场虚华的不屑,也表达了他对真正价值所在的理解——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亲近。
最后,“寄语早朝钟鼓客,北窗红日正希升”一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向那些忙于早朝、追逐权势的官员们发出呼吁,希望他们能像自己一样,珍惜时间,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寻找内心真正的满足与快乐。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自然与内心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