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问归期未有期,迩来中酒起常迟。
山长水远无消息,指点庭花又过时。
这首诗《集古(其二)恨别》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之情。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开篇即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焦虑,他询问着归家的日期,却发现自己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这种不确定性让期待变得遥不可及。次句“迩来中酒起常迟”,描述了诗人近来饮酒后起身变得缓慢,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反应,更是心灵深处情感的流露,暗示着因思念而产生的疲惫与无力感。
接着,“山长水远无消息”一句,将思念的范围扩大至地理空间的辽阔,山高水长,阻隔了与亲人的联系,也象征着心灵之间的距离。最后,“指点庭花又过时”则以庭院中的花朵为喻,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开花落,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等待的徒劳,同时也暗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流莺惊起不成栖,入到繁华梦觉时。
人面只今何处在,魏公怀旧嫁文姬。
碧栏干外绣帘垂,曾识云仙至小时。
见我佯羞频点影,满头犹自插花枝。
九陌初晴处处春,日高深院断无人。
尊前花下长相见,宋玉东家是旧邻。
陇上流泉陇下分,目随征雁过寒云。
人生适意无南北,莫向阳台梦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