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淡月

沈腰织细,正芙蕖初日,露摇珠碎。

别是天工,剪付一双秋水。丁宁莫作红楼醉。

怕情多、易添憔悴。曲终人杳,数峰江上,唤湘灵起。

但回首、绮罗丛里。几曾怨得,旧香新翠。

老去风情,终古可怜身世。知卿未解闲愁味。

倚清歌、犹滞巴里。停樽如梦,顾携碧月,照他无寐。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鉴赏

这首《疏帘淡月》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词风细腻婉约,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月下帘幕轻垂、淡月微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词中以“沈腰织细”开篇,运用典故,将人物的身形与织物的细腻相联系,暗示了主人公的柔弱与细腻。接着,“正芙蕖初日,露摇珠碎”,描绘了清晨荷花初绽,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别是天工,剪付一双秋水”,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清澈如秋水的眼睛比喻为天工之笔,表达了对美的赞叹和对纯洁情感的向往。“丁宁莫作红楼醉”,劝诫不要沉溺于繁华与酒色之中,以免情感过于浓烈而损耗身心。

“曲终人杳,数峰江上,唤湘灵起”,通过音乐结束后的寂静,引出湘灵(传说中的水神)的召唤,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呼唤与渴望。接下来的几句“但回首、绮罗丛里。几曾怨得,旧香新翠”,表达了即使身处繁华之中,也不忘回顾过去,珍惜旧情,同时也对新事物抱有期待,但内心深处却难免生出一丝遗憾。

最后,“老去风情,终古可怜身世”,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风华不再,人生如梦,充满了无奈与感慨。“知卿未解闲愁味”,理解对方未能体会其中的忧愁,体现了词人对知己的渴望。“倚清歌、犹滞巴里”,即使在清歌相伴的夜晚,心仍难以释怀,仿佛被巴里的歌声所羁绊。“停樽如梦,顾携碧月,照他无寐”,描绘了饮酒后如梦似幻的状态,以及月光下的孤独与思考,最终无法入眠。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七娘子

小屏风上山无数。就中只问西江路。

指点孤舟,水村烟渡。还愁梦里行来误。

一程程递相思铺。一更更漏离魂鼓。

说向天涯,今宵最苦。怕伊憔悴还休诉。

形式: 词牌: 七娘子

清平乐.书任城店壁,壁上多明季公车名士留题之作,缕经垩抹,不复可认,因撮其字句,连缀为词

短衣孤剑。旧识新丰店。看压小槽香潋滟。

醉洗玉船红酽。早莺送客登车。依微月射银沙。

马上续成春梦,墙头笑掷桃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浪淘沙.客阳邱,暮闻弦索,同丁药园赋

判谢却韶华。细雨梨花。女郎山下梦还家。

六亩屏欹三径掩,不似天涯。庭树欲栖鸦。

渐暝窗纱。四弦何处拨琵琶。

拍遍伊凉惊入破,飒飒风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千秋岁.宿王舍店,冲寒惫甚,知有王阮亭和女郎题壁诗,不及问也

一鞭谁共。刚有愁迎送。乘倦解,青丝鞚。

霜威侵酒盏,雾气穿衣缝。

生恋著,黄茅野店鸡声梦。烛泪无端涌。

三匝惊栖动。想此际,钗头凤。

语吞鹦鹉噤,欲颤鸳鸯冻。

魂别也,晓风残月儿珍重。

形式: 词牌: 千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