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寺院生活画卷。首联“兴满禅林坐日长,漫拈吟笔写山房”开篇即点出诗人于禅林中静坐,时间悠长,以吟笔记录山房之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颔联“草含梅雨传新绿,人醉松风话晚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梅雨滋润下的草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绿,人们在松风中交谈,享受着晚凉的惬意,诗意盎然。
颈联“碧篆款飞僧昼静,红尘空逐宦心忙”对比鲜明,一边是寺院中的僧侣在静谧的环境中书写碧篆,另一边是外界红尘中官场人士的忙碌与浮躁,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尾联“百年莫惜杯中物,岐路令人易断肠”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劝诫人们珍惜眼前时光,不要因歧路的选择而轻易感到痛苦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