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挚所作的《送郑毅夫舍人被召五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对一位被召回朝廷的官员的送别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反思。
首句“永昭陵上土新乾”以永昭陵为背景,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又见弓遗四海冤”则表达了对冤屈和不公的深切忧虑,四海冤指天下冤屈之人。接下来,“旒冕嗣天承顾命”描述了继承皇位者接受先帝遗诏的情景,体现了权力的传承与责任的交接。“金缯倾帑入私门”揭示了宫廷内部贪污腐败的现象,金缯代表财富,帑库则是国库,私门则是个人或家族的私利。
“已多困瘠悲邦衅”表达了对国家困境的同情与担忧,邦衅即国家的祸患。“况有跳梁玩国恩”则批评了那些不顾国家利益,只图个人享乐的行为。“归奉清闲疏奇蕴,席前应讲太平源”则寄希望于被召回的官员能够回归清闲的生活,疏奇蕴可能是指远离纷扰,讲求治国之道,寻找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人物的送别,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