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谒菊坡有作》是明代诗人伍訚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与感慨。
诗的开头“夫何造化妙,产此名世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叹,认为他们如同大自然的奇迹,产生了如此卓越的人物。接下来的“横胸几渊海,直步三山巅”运用比喻手法,形容这些人物的学识和成就如海洋般深邃,行走在高山之巅,展现出他们的非凡才华和地位。
“道德百世师,呼吸雷风随”赞扬了这些人物在道德上的典范作用,以及他们的影响力如同雷声和风一般广泛。接着“出手无全牛,历历堪鼎彝”则描述了他们在技艺或治理上的高超水平,如同庖丁解牛般熟练,每一步都精确无误,如同珍贵的青铜器一样值得推崇。
“孤忠久忧国,端揆宜戮力”表达了对这些人物忠诚国家、为国效力的赞美,强调他们应当团结一致,共同为国家贡献力量。然而,“当宁侧席思,胡然乐家食”则揭示了现实中的矛盾,即统治者虽有思虑,却未能真正重视这些贤才,反而沉溺于安逸的生活。
“吁嗟宋阳九,奇袤蚀仁厚”表达了对历史时期动荡不安的感慨,指出这种动荡侵蚀了社会的仁慈与厚道。接下来的“毒手摧纲常,真魏已掣肘”进一步描述了社会秩序被破坏,正义受到威胁的情景。
“贤俊几登崇,叶公能好龙”则以叶公好龙的故事隐喻,表达了对那些表面上追求贤能,实际上却不能真正接纳和重用人才的现象的讽刺。最后,“大厦支一木,胡马鸣西风”形象地说明了关键人物对于稳定局势的重要性,以及外敌的威胁。
“岂谓惮错节,泉流自中竭”表达了对某些人害怕变革、不愿创新的担忧,暗示了社会发展的停滞。而“辞疏几千年,义命真皎洁”则强调了坚守正义与命运的纯洁性,即使历经千年,其价值也不会改变。
“寒坡秋露深,霜英动豪吟”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壮丽的画面,象征着历史人物虽身处逆境,但其精神与才华依然熠熠生辉。接下来的“灵凤奋万仞,矰缴嗟何心”则以凤凰飞翔于万仞之上,箭矢无法触及,比喻那些卓越人物的崇高与不可侵犯。
“悠悠四百年,白日悬青天”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以及那些杰出人物如同永恒的光芒,照亮了时间的长河。最后,“晨窗对书读,清风犹泠然”则以个人的日常读书场景,展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清风般的宁静与清新,寓意着精神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品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