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若非经夏闰,今夕是中元。
虫语栖花径,萤光暗草根。
漏沈知夜尽,月上觉镫昏。
翻羡邻家好,通宵静掩门。
这首清代诗人王朴的《秋夜即事》描绘了秋季夜晚的独特景象。首句“若非经夏闰”暗示了今年夏季较长,使得中秋时节显得格外珍贵。"今夕是中元"点明了诗人所处的节日,即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又称鬼节,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虫语栖花径,萤光暗草根”,通过虫鸣和萤火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微光,生动地刻画出花径和草丛在月色下的朦胧景象。"漏沈知夜尽",漏壶里的水滴声渐沉,表明夜已深,时间流逝。
最后一句“月上觉镫昏”,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明亮,连灯笼的光线都显得昏暗,烘托出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翻羡邻家好,通宵静掩门”,诗人羡慕邻居能够享受一个宁静的夜晚,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琐事的深刻感悟。
不详
晓气清连夜气清,扁舟人在画中行。
菰茭佐馔饶乡味,蒲苇摇空作雨声。
帆影乍惊双鹭起,林阴时听一蝉鸣。
俗尘三斗销除尽,谁道劳劳累此生。
幽兰在空谷,清露晞朝阳。
静女贞且勤,凄风动流黄。
孤芳时自赏,悠悠思难忘。
大姊游以嬉,相攸托金张。
二姊性矜贵,珠翠溢晶光。
小妹娇可怜,长依阿母旁。
语妙粲花舌,启口生芬芬。
静女独椎髻,掩抑栖空房。
河边暮砧杵,厨下朝芥姜。
不惜终岁劳,但愿高年康。
高年寿且康,妾心乐未央。
水势潆洄分外青,舟行严濑认孤亭。
故人若使侪台谏,御榻谁知有客星。
尚爱渔歌随荇浦,欲从石室荐椒馨。
危滩七里清泉酌,前路梅花指画屏。
坡公直是讥无用,杜老频闻劝熟精。
省识宋唐分界处,文章风尚与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