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秀色图仆廿八年前所作也恭甫出以见示且徵题诗因成长短句书于卷后并奉叔方府博一笑

青天不补罅,山色秀可揽。

红树醉秋风,碧峰开菡萏。

崎岖深谷有行人,攀磴扪萝不知险。

倚岩楼阁高复低,时见隔溪云冉冉。

忆昔少壮日,征鞍度居庸。

画笔记行稿,点滴苍翠誇全工。

三十年来重看画,星星两鬓生秋蓬。

今看古画我何数,因画思人今亦古。

但愿升平日,鱼钓山中泉,食耕山下土,归乎归乎盘之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幅《群峰秀色图》描绘了元代画家朱德润二十八年前的作品,通过恭甫的展示,诗人朱德润欣然提笔,以诗相和,表达对画中群峰秀色的感慨与追忆。

诗中首句“青天不补罅”,以“罅”字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广阔无垠,暗示了画面的深远与辽阔。接着“山色秀可揽”一句,将山色之美形容得生动可触,仿佛能伸手触及那秀丽的山景。随后,“红树醉秋风,碧峰开菡萏”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红树在秋风中的摇曳比作醉酒,碧峰上的荷花开放,生动展现了秋季山林的生机与美丽。

“崎岖深谷有行人,攀磴扪萝不知险”描绘了山间小径的险峻与行人的坚韧,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勇敢。而“倚岩楼阁高复低,时见隔溪云冉冉”则展示了山中楼阁的错落有致与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自己,曾骑着征鞍穿越居庸关,记录下山川的壮丽景色,赞叹其苍翠之美。三十年后的今天,再次回看这幅画,两鬓已生白发,岁月如梭,感慨万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山中垂钓,耕作,过上隐居的生活,以此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水屏图诗

丈夫无奇才,虽显不足名。

高山乏秀丽,兀立培塿形。

况乃画图间,两夺造化精。

中堂素壁本虚静,谁令挥洒研丹青。

女娲五色不补天,神功鞭石来苍冥。

驱山奔海入纨素,扶舆之气青荧荧。

赤城霞彩千峰明,洞庭湘浦云英英。

风帆昼捲潇湘雨,黄苇堆滩插渔罟。

独木庄前野水流,夕阳川上攲桥渡。

大峰倚天接天门,又如特立太华尊。

群山趋俯不敢动,山前星辰手可扪。

我欲托身上山巅,丹梯百尺何由缘。

画兴欲来别有趣,颠毫醉墨飘如仙。

山成却服九还丹,两腋清风飞上天。

形式: 古风

题陈直卿一碧万顷

浩荡具区尾,苍茫不断流。

水光浮四际,云气接三州。

日月双丸吐,江山万古愁。

吟轩未能敞,乡思独登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翠雨亭诗

翠树元无雨,空濛暗湿衣。

林深迷远嶂,风捲杂晴晖。

岚润侵书几,阴凉拂钓矶。

苍云何处密,清晓傍檐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周仲杰古泉

闻说东园好,渐江暗发源。

凿池疏地脉,叠石种云根。

涤研鱼鳞动,烹茶蟹眼温。

欲知隐者乐,何日扣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