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题鲁思亭小影》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诗中以“画里人殊少”开篇,暗示画面中的场景与人物稀疏,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知名十许年”一句,既表达了对鲁思亭的熟悉,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沉淀。
“两行薇省树,一卷白华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意境。薇省树与白华篇,分别代表了自然与文学,象征着鲁思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精神与文化的寄托。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文学之美的和谐共存。
“芒屩聊为尔,苔阶坐悄然”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画面中的主角——鲁思亭。芒屩(草鞋)的使用,体现了鲁思亭的简朴与淡泊,而苔阶的静坐,则更加强调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深沉。这一细节描写,使得鲁思亭的形象更加立体,富有层次感。
最后,“凝思在佳句,不谬世间传”两句,总结了鲁思亭的存在意义。这里的“佳句”,既指鲁思亭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象征着他深邃的思想与智慧。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鲁思亭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认为它们不仅在当时广为人知,而且能够流传于世,成为后人学习与借鉴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鲁思亭小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与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