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除夕用周草窗韵

花炮驱傩,纸钱祭灶,又到围炉时候。

儿女筵前,须眉镜里,怅我朱颜非旧。

看剪宜春帖,渐夜久灯昏红豆。

思量往事无眠,陡觉腰肢清瘦。

回首江山锦绣,记黄浦迎年,风流文酒。

梦断乌衣,人归碧落,怕问当时舞袖。

才尽江郎笔,漫题咏东风梅柳。

销耗雄心,只要一杯在手。

形式:

鉴赏

这首《探春慢·除夕用周草窗韵》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林朝崧所作,表达了词人在除夕之夜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词中通过描绘花炮驱傩、纸钱祭灶的习俗,引出对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的回忆,儿女欢笑、镜中容颜的对比,让人感到岁月无情。

“渐夜久灯昏红豆”一句,以红豆比喻相思,暗示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接下来,“思量往事无眠,陡觉腰肢清瘦”,表达了词人因追忆而难以入眠,身体也因思绪而消瘦,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感伤。

“回首江山锦绣,记黄浦迎年,风流文酒”描绘了昔日黄浦江畔的热闹新年景象和文人墨客的风雅聚会,然而这些都已成过往。“梦断乌衣,人归碧落”则寓言了亲友的离世,使得词人更加害怕触及那些欢乐的记忆。

最后,“才尽江郎笔,漫题咏东风梅柳”借用江淹才尽的典故,感叹自己的才华不再,只能借酒浇愁。“销耗雄心,只要一杯在手”表达了词人此刻只想借酒暂时忘却世事沧桑,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除夕习俗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瑶花慢(其一)水仙花

美人何处?洛浦湘江,怅碧云千里。

微波空托,谁信道一点灵犀潜许?

缃裘缟袂,仿佛到曲屏近底。

念佩环月夜飞来,水阔天寒辛苦。

重帏深下金堂,怕不惯冰霜,密与遮护。

目成肠断,应认得前度汉皋交甫。

盈盈无语,步罗袜灯前起舞。

愿掌中留住仙裙,莫放乘风归去。

形式:

瑶花慢(其二)水仙花

山遮水隔,矾弟梅兄,正岁寒相忆。

凌波仙子魂一缕,多谢春风招得。

携盘却立,悄犹带汉宫月色。

料芳心情怨难胜,且莫与弹湘瑟。

护香帘幕重重,恼蝶使蜂媒,频叩窗槅。

天寒夜永,相对处,屏底银灯閒剔。

风鬟雾鬓,纵消瘦依然倾国。

试尊前与赋惊鸿,借取陈王彩笔。

形式:

探春慢.首春颂臣、启运、锡祺、槐庭同过,约同赴雾峰吟宴,再用草窗韵

溪曲抱村,竹深藏径,闲门谁肯临候?

人日梅开,新年鸟啭,迎到东林故旧。

生计柴桑拙,叹仍是南山种豆。

田家隔岁重来,应笑菜肥人瘦。

野外春光如绣,倩芳草铺茵,晴岚对酒。

击缶狂歌,插花起舞,此乐胜围红袖。

无奈莱园月,又唤斑骓系柳。

愿逐诗仙,春风一路携手。

形式:

琵琶仙.题半面美人图

斜抱琵琶,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

一片离合神光,衔山月初吐。

羞答答避人欲去,娇滴滴窥人还住。

霞晕腮边,星抛眼尾,绝代风度。

试呼遍百日真真,倘真面庐山许全睹。

好把张郎画笔,补一弯眉谱。怎无语侧身灯下?

任拍肩总不回顾。这比背立春风,撩人尤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