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友人养素轩

少时情意在沧洲,壮岁还知学孔丘。

万事只嫌心有病,百年不作梦中游。

紫泥诏下人须在,黄卷人开我自收。

耻向红尘浪奔走,看云消尽意横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年轻时的情感深藏在水边之地,壮年时又知道要学习孔子之道。
世间万事只觉得心中有病,一生都不愿在梦境中游荡。
接到紫色官文时人必须在场,翻开书卷时我独自享受。
羞于在世俗中奔波,只愿看云散尽,心意如秋天般开阔。

注释

少时:青年时期。
沧洲:古代泛指水边或江湖之地。
壮岁:壮年。
孔丘:即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万事:世间所有事情。
心有病:内心困扰或不满。
百年:一生。
梦中游:在梦中漫游,比喻虚度光阴。
紫泥诏:古代用紫泥封印的皇帝诏书。
人须在:他人必须在场。
黄卷:泛指书籍,古时书籍多用黄纸。
我自收:我自己收藏阅读。
红尘:指世俗社会。
浪奔走:忙碌奔波。
看云消尽:看着云彩消散。
意横秋:心意开阔如秋天般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宏所作的《题友人养素轩》,表达了诗人对早年情感和人生理想的回顾与坚守。首句“少时情意在沧洲”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情感寄托于朴素的生活环境,可能是指自然或隐逸生活。次句“壮岁还知学孔丘”表明他在壮年时期仍然致力于学习儒家经典,追求道德修养。

“万事只嫌心有病,百年不作梦中游”两句,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忧虑内心有未解之病,希望能把握当下,不做虚幻梦境的追逐。接下来,“紫泥诏下人须在,黄卷人开我自收”暗指即使面临官场召唤,诗人也选择坚守自己的读书生活,保持独立的人格。

最后两句“耻向红尘浪奔走,看云消尽意横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鄙视,以及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他宁可独自欣赏秋日的云烟消散,也不愿随波逐流于纷扰的尘世。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淡然态度,展现出其高尚的品格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26)

胡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法轮寺

春色初收夏气清,路分松桧入峥嵘。

深盘岣嵝千峰下,远抱潇湘一线明。

大众总迷身在处,三关除却道方平。

山林若是有情住,何异红尘争利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泉上

晨起步林丘,路经泉上头。

天边日色下,水底浪花浮。

沙净蒲芽绿,风牵荇带流。

澄澜立白鹭,细浪逐轻鸥。

翠鸟来还去,脩鱼跃更游。

动成春色好,愈觉道情幽。

田舍知何处,江湖兴未收。

徘徊不忍去,暝色冷如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小圃将成

我爱青山好,衡山镇南极。

连峰叠翠西池西,五峰新亭面相直。

乔岳峥嵘天地中,飘零身寄衡山侧。

衡山之峰七十二,奔走芙蓉尽供职。

紫盖峰头走日东,不朝芙蓉理莫测。

芙蓉峰巅栖白鹤,今人不见双飞翼。

应是赤霄随凤游,远向青田谋雁食。

逍遥九皋鸣闻天,奇踪只许群仙识。

平生苦无适俗韵,置身大禹巡方域。

云舒烟卷试怀抱,月下风前得消息。

四时有酒兼有花,百年无丧亦无得。

尽教人作画图传,杖藜见我看山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中秋对月忆伯仲

人在西南分楚越,天转金风更凄切。

此时何事最关情,团圆独对中秋月。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