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以送别友人林章赴南海审理案件为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旧识于公传,新知陆贾才”以典故入诗,表达了对林章才能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品格的敬重。于公与陆贾均为历史上的贤臣良相,诗人以此比喻林章,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工作的期许。
颔联“汉章双凤下,越郡五羊开”运用了汉代皇帝下诏和岭南地区开放的典故,象征着朝廷对林章的信任与期待,以及岭南地区在法律治理上的新篇章即将开启。
颈联“旌节看山驻,楼船截海来”描绘了林章赴任时的壮丽景象,旌节代表官威,楼船象征远航,山与海则寓意旅途的艰难与广阔,体现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尾联“长安天北望,使者日南回”表达了诗人对林章的思念之情,长安是京城,代表着故乡与家,而使者南回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盼。
接下来的两联“讼府蒲堪挂,刑书竹可裁”则是对林章将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和任务的描述,蒲草可以用来制作诉讼文书的载体,竹子则常用于书写法律条文,这两句既是对林章工作能力的认可,也蕴含了对他在法律事务上能够公正无私、妥善处理的期望。
最后,“明珠满合浦,应照不然灰”以合浦珠满、明珠闪耀的景象,比喻林章的才华与品德如同明珠,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照亮黑暗,展现出诗人对林章美好未来的祝愿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对法律公正、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