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旧识于公传,新知陆贾才。

汉章双凤下,越郡五羊开。

旌节看山驻,楼船截海来。

长安天北望,使者日南回。

讼府蒲堪挂,刑书竹可裁。

明珠满合浦,应照不然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此诗《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以送别友人林章赴南海审理案件为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旧识于公传,新知陆贾才”以典故入诗,表达了对林章才能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品格的敬重。于公与陆贾均为历史上的贤臣良相,诗人以此比喻林章,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工作的期许。

颔联“汉章双凤下,越郡五羊开”运用了汉代皇帝下诏和岭南地区开放的典故,象征着朝廷对林章的信任与期待,以及岭南地区在法律治理上的新篇章即将开启。

颈联“旌节看山驻,楼船截海来”描绘了林章赴任时的壮丽景象,旌节代表官威,楼船象征远航,山与海则寓意旅途的艰难与广阔,体现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尾联“长安天北望,使者日南回”表达了诗人对林章的思念之情,长安是京城,代表着故乡与家,而使者南回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盼。

接下来的两联“讼府蒲堪挂,刑书竹可裁”则是对林章将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和任务的描述,蒲草可以用来制作诉讼文书的载体,竹子则常用于书写法律条文,这两句既是对林章工作能力的认可,也蕴含了对他在法律事务上能够公正无私、妥善处理的期望。

最后,“明珠满合浦,应照不然灰”以合浦珠满、明珠闪耀的景象,比喻林章的才华与品德如同明珠,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照亮黑暗,展现出诗人对林章美好未来的祝愿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对法律公正、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

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

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

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

闻君读书处,乃在蓟山阿。

水色开窗槛,泉声散薜萝。

濯缨秋雨至,把钓夕阳多。

白璧浇田出,寒流没羽过。

风尘无燕息,宾客有羊何。

一自从王事,空为劳者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集元美宅送汝思吴峻伯袁履善三比部

别赋吾能作,还销客子魂。

上林又黄鸟,何处此青樽。

帝念徵兵日,人衔祝网恩。

星榆散使者,春草待王孙。

于役分江徼,相思共蓟门。

风尘异南北,莫向雁书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赋得边马有归心

飞将驱天厩,乘秋踏大荒。

三军呼骠骑,一战蹶名王。

急难才堪老,横行势可当。

嘶声悲汉月,顾影净胡霜。

总辔阴山上,鸣镳瀚海旁。

何如春草色,躞蹀向长杨。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