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徽宗画狸奴衔鱼图

徽庙宸翰世已无,衔鱼随意写狸奴。

鸾舆北狩知何处,惆怅春风看画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描绘宋徽宗时期狸奴衔鱼图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徽庙宸翰世已无”点明了宋徽宗的时代背景已经远去,皇宫中的墨宝也已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衔鱼随意写狸奴”描绘了画面中狸奴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情景,通过狸奴的形象,似乎在暗示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鸾舆北狩知何处”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指代宋徽宗被掳北去的悲剧事件,这里的“鸾舆”象征着帝王的尊严与荣华,而“北狩”则意味着帝王的不幸遭遇和国家的衰败。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也蕴含了对逝去时代的深深怀念。

最后一句“惆怅春风看画图”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面对这幅画作,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却只能透过画图感受历史的温度,表达出一种既无奈又深情的感慨。春风本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成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现实与历史之间巨大落差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一幅画作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收录诗词(76)

钱惟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 字:思复
  • 号:曲江居士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西湖竹枝词四首(其四)

阿姨住近段家桥,山妒蛾眉柳妒腰。

东山井头黑云起,早回家去怕风潮。

形式: 词牌: 竹枝

清逸斋

神仙官府曾为吏,一日乘风即掉头。

太白岂惟凌鲍谢,元卿只合友羊求。

门前种树云连屋,湖上听潮月满楼。

遥忆五经名隐地,峨眉高耸蜀天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杏花

等莺期燕引游蜂,知隔垂杨第几重。

坛近缁帷忘昼永,宫催羯鼓助春浓。

绛烟轻润香须裛,红雪乾团粉泪镕。

寂寞曲江人不见,贞元朝士忆时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魏好义尹分水赋十六濑

东来众水发新安,历历桐川第二滩。

万叠冷云藏乱石,一江春雨落惊湍。

青山隔树连渔浦,白鸟迎潮入钓坛。

地占客星高隐处,时飞凫舄上岩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