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其二)

复蜟生枯株,脱壳为玄蝉。

本与槁壤俱,一朝凭化迁。

吐纳月露中,栉沐风雨前。

微形窃伏匿,何意声日宣。

螳螂枉见扑,禀质非甘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蝉从幼虫到成虫的蜕变过程,以及它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诗人以蝉为喻,表达了对生命变化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首句“复蜟生枯株,脱壳为玄蝉”,描述了蝉从幼虫(蜟)在枯树上孵化,经过脱壳蜕变成为黑色的成虫(玄蝉)。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蝉的生命历程生动地展现出来。

接着,“本与槁壤俱,一朝凭化迁”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蝉的生命旅程。蝉原本与干燥的土壤相伴,但在某一刻,通过自然的变化,完成了从幼虫到成虫的转变。这不仅体现了生命的奇迹,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变化的规律。

“吐纳月露中,栉沐风雨前”描绘了成虫蝉的生活环境。它们在月光下呼吸,沐浴在雨露之中,过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蝉的生存状态,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微形窃伏匿,何意声日宣”则揭示了蝉在自然中的生存策略。尽管身形微小,容易隐藏,但它们却能通过鸣叫宣示存在,吸引伴侣或警告天敌。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生物适应环境、利用自身特点求生存的智慧。

最后,“螳螂枉见扑,禀质非甘鲜”以螳螂扑蝉的典故,讽刺了那些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果的行为。这里的“禀质非甘鲜”,意味着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表面的诱惑,而在于内在的本质和长远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和生态平衡,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反思人生和社会现象。

收录诗词(4)

张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入济

我昔驾征航,芳华媚初景。

浅绿曳垂杨,轻红发朱杏。

忽焉几千里,始涉齐鲁境。

春风度去陌,夏云薄前岭。

花落树阴繁,莺鸣昼逾永。

恋土厌薄游,怀人复心耿。

天阙五云中,篷窗日延颈。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昌平道中

尘俗每相拘,日夕不遑息。

暂辍簿书劳,山间事行役。

驱车出北郊,晴烟委园陌。

松梢露渐晞,草际霜已白。

初与市尘违,忽见山如积。

明月含半峰,流水时滴沥。

良似故山中,眷言素所适。

游子未能归,怀哉安所获。

形式: 古风

新秋饮秋涧宅分韵得我字

轻飙送骄阳,嘉节届流火。

故人敞层轩,芳筵列瓜果。

野老才登堂,良朋渐盈坐。

展卷道古今,泯迹忘尔我。

赤日既西匿,凉月升树左。

高天飞白云,历乱不成朵。

迁席向广庭,纵横乐皆可。

既醉乃言旋,竟忘白帻堕。

挥毫赠同心,志合会终妥。

毋然逐轻肥,令人笑委琐。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赠汪氏赴琅邪

初景照城阙,垂杨荫广陌。

孤鸟绕树鸣,旦出送征客。

感物怆离乖,逐往思羽翮。

各天从此始,喟然叙畴昔。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