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

二月莺花满阆中,城南搔首立衰翁。

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事已空。

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眼前碌碌谁知此,漫走丛祠乞岁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二月时节,阆中的莺花盛开,城南站立着一位衰老的老人独自惆怅。
他头上稀疏的白发让他愁绪满怀,曾经的广阔池塘如今已空荡无物。
修复陂塘不只是为了百姓粮食充足,它最终也将助益于争霸的宏图伟业。
然而,眼前忙碌的人们又有谁能理解他的忧虑,他只好漫无目的地走向神祠祈求丰收。

注释

莺花:春天的鸟鸣和花开,象征生机盎然。
衰翁:年老的男子。
愁无那:愁绪无法排解。
陂复:修复池塘。
民食足:百姓粮食充足。
霸图雄:争霸的宏大计划。
丛祠:乡村的小神祠。
乞岁丰:祈求来年的丰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南池》,描绘了春天二月间阆中城南的美好景色,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首句“二月莺花满阆中”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春光烂漫,鸟语花香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城南搔首立衰翁”则通过“衰翁”的形象,透露出诗人年老体衰的孤独与无奈。

“数茎白发愁无那”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愁绪,几根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他感叹“万顷苍池事已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如池塘盛景的追忆,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后两句“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则转向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诗人希望池塘的修建不仅能带来百姓的富足,还能为国家的强盛做出贡献。然而,“眼前碌碌谁知此”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认为自己的理想和努力可能不被理解。

最后,诗人“漫走丛祠乞岁丰”表达出对丰收的祈愿,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暗示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陆游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南园四首(其一)

晓莺催系柳边舟,老陌东风拂面柔。

客里又惊春事晚,梦中重续栝苍游。

欢情饮量年年减,古寺名园处处留。

却羡少年轻岁月,角声如此不知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园四首(其二)

南游云海叹茫茫,又泛归舟到栝苍。

城郭凄凉叹辽鹤,鬓毛萧飒点吴霜。

酴醾可把春无几,弦索初陈燕未央。

楼下清溪三百里,溪流不似客愁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园观梅

小岭清陂寂寞中,绿樽岁晚与君同。

高标赖有诗人识,绝艳真穷造物工。

正喜参差横夜月,又惊零落付春风。

老谙世事宁多叹,身自人间一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南园观梅

幽径疏篱洗世尘,眼明见此数枝新。

横斜恰受三更月,璀璨先回万物春。

洛浦凌波矜绝态,缑山骑鹤想前身。

放翁著句烦君记,画在生绡却未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