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虞舜臣举人

擢桂年来志已酬,看花有路独淹留。

多才共惜归黄壤,力学争怜赋玉楼。

月冷芸窗閒旧业,云迷荒冢起新愁。

君亲未报伤心死,潮打孤城泪欲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虞舜臣举人》由明代诗人崔端所作,表达了对逝去的才子虞舜臣的深切哀悼与缅怀。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虞舜臣才华的赞赏,也寄托了对其未能完成人生志向的遗憾。

首联“擢桂年来志已酬,看花有路独淹留。”以“擢桂”比喻科举成功,暗示虞舜臣在科举道路上取得了成就,但“看花有路独淹留”则透露出其在人生道路上的停留与遗憾,似乎在说他虽有前程似锦,却未能继续前行。

颔联“多才共惜归黄壤,力学争怜赋玉楼。”进一步表达了对虞舜臣才华的惋惜和对其努力的同情。黄壤象征死亡之地,玉楼则是理想中的居所,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虞舜臣生命的短暂与才华的未尽施展。

颈联“月冷芸窗閒旧业,云迷荒冢起新愁。”描绘了虞舜臣生前书房的冷清与死后墓地的荒凉,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渲染了一种凄凉与哀伤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尾联“君亲未报伤心死,潮打孤城泪欲流。”点明了虞舜臣未能报答君主和父母的恩情便离世而去,这种遗憾和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潮打孤城泪欲流”这一形象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痛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虞舜臣生平、才华、遗憾以及身后哀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才早逝的惋惜与对理想未竟的感慨。

收录诗词(1)

崔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故人旧居

幽居寂寂掩柴扉,碧草寒烟锁翠微。

前度故人缄恨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鸟啼深院伤秋雨,花落空阶护藓衣。

回首不堪嗟往事,夕阳城下影霏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留耕堂

夜雨荆花田氏宅,秋风草蔓习家园。

何如堂上留耕者,万事无心隐荜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翁秉彝得耕中趣卷

百亩生涯屋数椽,比来甘分隐林泉。

寒鸡日暖桑间社,小犊烟生谷口田。

绿水平畴三月雨,黄云香稻九秋天。

优游自得隆中趣,诗酒忘怀二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哭内

破镜难圆对影长,九秋兰菊易荒凉。

只应儿女伤心泪,滴作萧郎两鬓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