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秋禾被旱歉收诗以言志(其二)

地高凿井苦无由,禾歉应知有窜流。

咨尔长官善抚恤,慢言二麦尚丰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乾隆皇帝对陕西地区因干旱导致秋禾歉收的深切关注。通过“地高凿井苦无由”一句,描绘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暗示了水资源的稀缺,使得人们难以在高地开凿井水以解决用水问题。接着,“禾歉应知有窜流”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预示着因粮食歉收而可能发生的民众迁徙现象。

“咨尔长官善抚恤”一句直接呼吁地方官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妥善照顾和救助受灾的百姓,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基层治理的高度关切。最后,“慢言二麦尚丰收”则强调了即便在困难时期,也不能轻视或忽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醒官员们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社会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他作为君主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通过简短的诗句,传达了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是清代文学中反映社会现实与帝王仁政理念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陜西秋禾被旱歉收诗以言志(其三)

转漕龙门迹久淹,亢旸偏尔重三秦。

多方备谷教河内,资济流通赖好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览本口号

报丰为喜报灾愁,愁喜无常似转流。

只有爱民些子志,寸田千载恻然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晓月

犹是中秋月,应教日日怜。

四更东壁上,半魄白榆边。

雁过芦铺水,鹿鸣枫护烟。

清游达明发,塞景爱霜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行围四咏(其一)撒围

塞山万壑纠,猎士五更行。

撒阵常冲黑,成行始质明。

蚕丛度衽席,鱼丽辨徽旌。

曾不言劳苦,嘉哉奉上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