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江次

野步出茆斋,闲行坐石台。

久悲乡路远,犹喜杏花开。

鸥鹭皆飞去,帆樯何处来?

因凝千里目,落日尚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在野外漫步走出茅草小屋,随意地闲逛坐在石头台上。
长久以来我悲伤于家乡路途遥远,却也欢喜看到杏花盛开。
海鸥和白鹭都已飞走,船帆从哪里飘来呢?
我因此凝视远方,直到夕阳还在天边徘徊。

注释

野步:在野外散步。
茆斋:茅草小屋。
闲行:随意行走。
石台:石头平台。
乡路:家乡的道路。
杏花:杏树的花朵。
鸥鹭:海鸥和白鹭。
帆樯:船帆和桅杆。
千里目:极目远望。
落日: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春日景象,诗人在自然中漫步,情感上既有对远方乡土的怀念,也有对眼前美好景色的欣喜。

"野步出茆斋,闲行坐石台" 表明诗人在田野间自由漫步,在一处高台之上悠然地坐着。这里的“茆斋”可能指的是一种简陋的乡村住所,而“石台”则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角,让诗人能够远眺。

"久悲乡路远,犹喜杏花开" 显示出诗人的情感复杂性。一方面,他对远方的家乡怀有深深的忧伤和不舍;另一方面,对眼前的杏花盛开感到欣慰。这里的“久悲”表达了对遥远乡土的长期思念,而“犹喜”则是诗人在面对美好自然景致时所感受到的快乐。

"鸥鹭皆飞去,帆樯何处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鸟儿纷纷扬扬地飞离,而远方则可能有船只在航行,这让诗人不禁产生了好奇和向往。

"因凝千里目,落日尚徘徊" 最后两句,诗人的视线延伸至千里之外,他的目光似乎随着落日而徘徊,不忍离去。这表明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色的珍惜,以及不愿结束此刻心情。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闲适行走和坐观,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语言简洁,意境悠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春日即事

春来眠不得,谁复念生涯。

夜听四邻乐,朝寻九陌花。

轻烟浮草色,微雨濯年华。

乞假非关病,朝衣在酒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春日闲居

居止日萧条,庭前唯药苗。

身闲眠自久,眼荖视还遥。

檐燕酬莺语,邻花杂絮飘。

客来无酒饮,搔首掷空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春晚雨中

寂寂春将老,闲人强自欢。

迎风莺语涩,带雨蝶飞难。

傍砌木初长,眠花景渐阑。

临轩平目望,情思若为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洛下夜会寄贾岛

洛下攻诗客,相逢祗是吟。

夜觞欢稍静,寒屋坐多深。

乌府偶为吏,沧江长在心。

忆君难就寝,烛灭复星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